Page 7 - 高考试题分析(2024年版)语文
P. 7
之上,调查者应充分尊重被调查者,为被调查者的利益着想。就社会调
查如何深入群众、如何求真务实而言,两篇写于不同时代、有着不同针
对群体的文章不谋而合。2023 年 3 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 《关于在全
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》,提出把调查研究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
容。试题选材既紧密呼应时代,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贯彻践行二十
大精神有机融入试题;同时紧密体现考教衔接,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
修上册第四单元“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”和第五单元 《乡土中国》 整
本书阅读的相关内容高度关联。试题命制基于 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》 中
“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”“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”等核心价值指标和
“信息获取”“理解掌握”“知识整合”等学科素养指标进行设计,注重
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均衡,注重对考生知识获取能力和思维认知能力等的
考查,落实高考基础性、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。
【试题材料】
阅读下面的文字,完成1~5题。
材料一:
搞好调查研究,一定要从群众中来、到群众中去,广泛听取群众意
见。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,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,也是检验和深化我
们认识的根本所在。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,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,
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。毛泽东同志 1930 年在寻乌县调查
时,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,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,诸如该县各类
物产的产量、价格,县城各业人员数量、比例,各商铺经营品种、收
入,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、收入怎样,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,等等,
都弄得一清二楚。这种深入、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。领导干部进行
调查研究,要放下架子、扑下身子,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,同群众
一起讨论问题,倾听他们的呼声,体察他们的情绪,感受他们的疾苦,
总结他们的经验,吸取他们的智慧。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,也要听群众
的逆耳言;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,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。尤其对群众最
盼、最急、最忧、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,抓住不放。这样才能真正
- 160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