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 - 高考试题分析(2024年版)语文
P. 14

【试题亮点】
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题着重文本的行文细节和论述特点的考查,这种考查也是第一次

                 出现在信息类文本的题目中。试题设计紧扣 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》

                “学习任务群 6          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”中“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,把握
                 作者的观点、态度和语言特点,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”的要
                 求,注重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引导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试题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5.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“客观”,二者的侧重点有

                 什么不同?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。(6分)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参考答案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材料一谈到“客观”时有一句话,即“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

                 际出发”,强调的是调查研究的实事求是立场,不能带着预定的“调
                 子”;②材料二强调“客观”不能被误解为超脱于被调查者之上的漠然

                 立场;③材料一是对领导干部应坚持的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而言,材料
                 二是就社会科学调查者应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而言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考查目标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,考查筛选、理解、分析材料信息的
                 能力,从多元性、情境性、关联性、层次结构性、动态平衡性等角度把

                 握问题与事物本质的能力;要求考生合理调动新获知的信息,运用恰当
                 简洁的语言表达对抽象概念的理解。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【试题分析】

                      材料一中“客观”只出现了一次,即“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
                 出发”,结合上下文可判断,这里的“客观”是指不加个人偏见、按照

                 事物的本来面目。材料二谈到“客观”时,带有一种警惕的意味,针对
                 的是一些社会科学研究者以“客观”为名,让自己的调查超然于被调查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- 167   -
   9   10   11   12   13   14   15